我校参加2019中国-新西兰职业教育研讨会

        2019中国-新西兰职业教育研讨会”于10月14日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新西兰教育部海外教育局中国项目主任托尼·奥布莱恩,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创新与理工学院创始人、校务委员会主席哈中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古丽,中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国际合作与比较教育研究室主任刘育锋,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总督学李岷,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委员、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金生出席开幕式。来自新西兰7所院校和中国55所院校的专家学者130多人出席会议。我校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孟晴、国际学生辅导员马隽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从2013年起,“中国—新西兰职业教育研讨会”已经举办了7届。2013年4月11日,中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在北京签署两国建立职业教育合作协议。作为中新两国职业教育合作的一部分,“中国—新西兰职业教育研讨会”每年举办一次,旨在分享经验,研讨思路,为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深入促进中新两国职业教育合作交流搭建平台。2013至2018年,分别在青岛、天津、新西兰汉密尔顿举办。

 

 

 

        新西兰教育部海外教育局中国项目主任托尼·奥布莱恩表示,中新两国通过不断加深交流合作,已由教育合作升级成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中新职教论坛系列研讨会既加强了中新两国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培训,同时也为两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国际合作与比较教育研究室主任刘育锋在致辞中指出,中新职教论坛系列研讨会主题基于现实需求,也力求面向未来,既涉及微观教学问题,也涉及院校能力建设等中观问题,还涉及质量保障等制度建设等宏观问题,推增进了两国职教界的相互理解,促进了两国在职教院校的交流合作,提升了合作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据悉,此次研讨会以“培养未来技能型劳动者”为主题。历时两天,主要包括主旨演讲、主题研讨、教学示范、中新合作交流等多个板块。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现代学徒制、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路径、微学分、1+X 证书制度等职业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和集中研讨。与会专家表示,会议聚焦热点,研讨富有成效,对促进中国和新西兰两国职业教育合作和交流,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部分新西兰高校将于不久来我校访问合作交流。

                                                                                                                                                                  图/文:马隽